計畫研究簡介

子計畫一「健康平等與韌性」

 

研究背景

 

促進健康並消弭健康不平等是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(United Nation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)中第三個目標「健康與福祉」與第十個目標「減少不平等」的交集,也是現代公共衛生研究與政策最主要的標的之一。

 

雖然達成完全的健康應是每一個人的基本權利。然而健康不平等現象普遍存在,不同群體之間的健康差異(disparities),在某些狀況下,會被視為應矯正的健康不平等。公衛學界中最常被引用的健康不平等定義,乃是主張當健康差異是可避免(avoidable)、非必要(unnecessary),也就是以人類的選擇能夠影響的因素,即為不公平(unfair)、不正義(unjust),而要被視為應該被消弭的健康不平等[1]。因此,有必要先確認易感受性族群,包括易感受性的個人與脆弱社區,進而輔助易感受性族群的因應能力與資源,充實其健康知識、能力、因應危機的韌性。

 

近年研究著重之「健康的社會決定因素」(social determinants of health, SDOH)也認為,只要是被社會決定而非個人選擇所及之健康結果,就是可避免、非必要的健康差異[2-4]。除了健康結果差異,個人和群體的「韌性」(resilience) 也可能受到社會結構之影響,韌性就是在對公共安全和健康、經濟和國家安全的損害最小的情況下,準備、應對和從重大的多災種威脅中恢復的能力[5],尤其在進入後COVID-19疫情時代,因應國內外仍持續可能有新變種病毒造成大規模疫情流行的風險,如何快速收集資料與研擬防疫策略,來促發民眾與社區有助防疫的行為改變,增加整體社會與個別社區對因應疫情變化的韌性(resilience)與整備(readiness)能力,是至關重要。本研究以下圖來呈現健康平等、韌性與「健康的社會決定因素」之間的關係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研究目標

 

探討台灣不同族群在健康與醫療保健利用的健康不平等,評估COVID-19疫情對不同族群造成的衝擊,以及研擬提升個人與社區層級韌性的政策建議。

 

  1. 評估健康照護體系之服務使用與不平等情形,發展健康平權指標與介入方案

  2. 探討婦女、兒少等易受傷害群體之健康、不義經驗,發展醫療服務模式與社區之介入方案

  3. 探討個人與社區韌性整備、現況調查、相關工具開發,提出社區之介入方案